当前位置

: 悠悠分享美文故事 浏览内容

(后续)+(全文)(七零:改嫁后,懒妈养了六个娃!)张秀花李建国精彩小说-七零:改嫁后,懒妈养了六个娃!全章节免费阅读

qingyu 悠悠分享网 2024-06-25 11:00:50 4

讲许多课都落下了,得继续找老师补课才能追上去。

  李建国见她决定了,也就不再多说,“出国留学可真贵。这还是公费呢,要是私人出国,那不是更贵?!”

  张秀花点头,“瑶瑶想学建筑,现在学校只教西式建筑,她可能也得出国留学,咱们得多攒点钱。”

  也不知公费留学能维持多久,她记得她穿越前,公费留学只占很少名额。瑶瑶的成绩也不知能不能选上。

  李建国叹气,“儿女都是债!这才搞定一个,下一个就来了!”

  六个孩子要是都出国留学,那不是要了他的命。

  他不由庆幸起来,“得亏有才学的是厨艺,不需要出国留学。”

  张秀花见他一改刚才的兴奋,哭丧着脸,只觉得好笑,“你这可不是亲爹说的话。有才是厨师,他以后肯定也要出国学习西式餐点。现在先精炼国内厨艺吧。”

  李建国看着笼子里的狐狸,有些惆怅,“那我们还得多赚点钱。”

  “我看剩下的树木也不用砍了,全部留着养狐狸吧。咱们国家的水果种类特别多,尤其是苹果,能放好几个月,南方运到北方也不费什么事。倒不如养狐狸,等周边养狐狸的人越来越多,回头狐狸皮该卖不上价。咱们就只能喝汤,到那时养狐狸不划算,咱们再把树木砍了,再种果树吧?”张秀花觉得种地也是一门生意。所有人都去养的东西,价格就注定不会高。

  李建国想想也成,“听你的。”

第367章 大棚

  晚上,张秀花回村,出去卖菜的乡亲们陆陆续续返回。

  他们全都空着车回来,也不急着回家,全都聚在村口交流卖菜心得。

  为了多赚点钱,也为了不跟本村人打起来,他们兵分多路,去了多个区域售卖。

  还别说价格便宜,蔬菜品相又好,卖得确实挺好。而且东北人买菜不像南方一斤两斤买,他们多数都是几十斤,上百斤地买。

  东北的夏天除了下午一两点热,夜晚只有十来度,白菜和萝卜只要放在阴凉处,也能放十天半个月。

  白菜和萝卜产量又高,一亩地可以有五六十块钱的收入,还是相当可观的。

  今年种菜的人家全都笑得合不拢嘴,打算明年多种点菜。

  他们也是会算账的。从84年价格双轨制开始,物价上涨,涨价最狠的产品是工业产品,涨得最低的就是粮食,只能算是小幅度上涨。

(后续)+(全文)(七零:改嫁后,懒妈养了六个娃!)张秀花李建国精彩小说-七零:改嫁后,懒妈养了六个娃!全章节免费阅读

  如果他们还一直种粮食,肯定赚不到钱。

  张秀花听到大家的打算,觉得明年他们还是不要全种萝卜白菜了。

  今年各家只种了一晌地,互相匀一匀,还能卖得出去。价格也不算贵。

  可要是明年所有地都种萝卜白菜,又是在同一时间成熟,一股脑上市,萝卜白菜的价格肯定会被打下来。到那时可能还不如种粮食来得赚钱。

  王二婶还跟张秀花嘀咕,“还是老村长家好啊,人家种的是芹菜,咱村里只有他家种的芹菜,只在县里就能卖掉。”

  张秀花问她明年种什么。

  王二婶想了想,“我想学着种大棚菜。我娘家那边不少人种大棚菜,菜价可比萝卜白菜高。”

  这是一定的,物以稀为贵,张秀花想了想,“其实也不仅仅是菜的种类,只要错开时间,价格也能翻一番。”

  就比如她会在冬天往空间囤菜,然后过完年拿出来卖,那时候没几家有新鲜菜,价格就很贵。

  王二婶点头,“是这个理儿!我娘家那边种草莓,听说这东西可金贵了,一斤能卖一块钱。”

  他们这萝卜一斤只卖四分钱。草莓是它的二十五倍,虽然产量不高,但是单价贵,还是能赚到钱的。

  张秀花眼睛一亮,“你可以试一试。”

  王二婶见她心动,“你要不要也种?”

  “还是算了。我家有果园,里面养着狐狸,建国走不开。草莓那么精贵的东西,到了成熟期没人看着可不行。”张秀花也很心动,但是她得考虑现实情况。

  王二婶一想也对,“你可以种菜。咱们农村人最不缺菜。”

  张秀花也是这么想的。

  转头她就跟李建国商量盖大棚,种蔬菜,这样可以根据时间差,不跟大伙一块上,价格相对也能贵一些。

  李建国觉得她这主意不错,而且他就是农村人,种菜很有心得。

  但是种什么菜,两人却有不同想法。

  张秀花觉得他们家得种其他家没有的菜,比如韭菜,可以利用大棚来控制韭菜的上市时间。

  李建国觉得可以种萝卜白菜,大棚就是用来控制上市时间,既然他们有萝卜白菜的高产种子,为什么舍近求远,“而且萝卜白菜不会被人偷。你种韭菜,没人看着,可能会被偷。”

  张秀花觉得他太想当然了,“韭菜也是蔬菜,萝卜白菜也是蔬菜,到时候大家都没有,一样会被偷。而且韭菜利润更高。”

  最终李建国还是没有犟得过张秀花,答应种韭菜。

  但他从来没种过韭菜。虽说都是蔬菜,但韭菜的种植难度远远高过萝卜白菜。所以他还得请李兴家帮他找这方面的书籍,他好学着种植。

  他打算在果园开辟一块地方先种试一试。

  张秀花回到村里,王二婶就迎上来,问她要盖多少大棚。

  听说不少村民都打算明年盖大棚,北方还没有这种材料,大家就想集资,从南方运过来。

  大棚可不便宜。一亩地的大棚需要一千。大多数人家手头没什么钱,只打算盖一亩。你一家,我一家,全村人一起凑,也有两百多家准备盖大棚。

  张秀花想都不想就道,“我们家一晌地全盖大棚吧。也省得建国种两样菜。”

  王二婶朝她翘了个大拇指,“还是你家有钱。我们可没那么多钱。”她冲张秀花挤挤眼睛,“你家养狐狸没少赚吧?”

  她倒是没觉得嘎啦果和蓝莓赚了多少钱。因为去年只有两三亩。仔细算算嘎啦果的价格,也卖不到多少钱。可是狐狸就不一样了。他们这儿的狐狸都是野生的,数量稀少,而建国却养了三百多只。

  张秀花永远没办法像二狗那样高调,因为她从小在乡下长大,可太知道人的嫉妒心有恐怖大,她笑道,“不是!狐狸没赚多少钱。是有才和继东在首都开店,赚了点钱。”

  王二婶恍然大悟,“你俩孩子真难干。还没毕业就会赚钱啦!太让人羡慕了!”

  张秀花谦虚地笑笑,“他们开着玩的。继东马上就出国留学,赚不到钱了。”

  王二婶也是一脸艳羡,不过她也没揪着这个话题不放,而是冲她挤眼睛,“香香家可真厉害啊。居然赚了这么多钱。”

  张秀花疑惑,“你怎么知道她家赚钱了?”

  全村只有香香家种木耳,其他家可没种,他们怎么会知道。


本为悠悠分享网频道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qingyu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相关阅读

相关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