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: 悠悠分享人生感悟 浏览内容

寻找古丽 小说小说全集+延伸+完本(姜南倪爱莲)畅享在线阅读

qingyan 悠悠分享网 2025-04-05 17:24:22 3

的荒地里长的苦芥菜,夏天里吃得她们脸色发青,冬天里腌上一个月,居然就成了酸酸甜甜,口感脆爽的小菜。离开新疆以后,她再也没吃过那个味道。

菜籽油是连长用棉花找单位换的,整整两大桶,让他们过了一个肚里有油水的冬天。那时候油实在宝贵,炊事班的连油泼辣子都怕损耗,又怕娇贵的上海学生不能吃辣浪费,菜籽油烧熟后放凉了才放进辣面子,浸个一天一夜浸出些淡淡的红和辣。

“打饭时有人抱怨红油给得少,那个四川老兵就把眼珠子一瞪,说全连队只有这么点油,不先熬熟倒是能多一点,谁让你们上海人长了金鼻子,一点生菜油味道都受不了。”

倪女士笑着摸了摸自己的“金鼻子”:“老丁凶是凶,心肠特别好。有人生病了他会单独做病号饭,想方设法弄点儿好东西。”

有一回赵宝铃发烧都发糊涂了,喊着想吃哥哥烧的青菜肉丝烂糊面。老丁一个四九年就跟着王胡子进新疆的四川兵,哪里晓得六十年代上海人的家常伙食。找她们打听,倪爱莲来新疆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,连烂糊面都不要吃的;徐根娣家里条件又太差,有猪油拌阳春面就不错了,也不知道怎么烧。

天晓得老丁问了多少上海学生,才学会了这道青菜肉丝烂糊面。吃得赵宝铃泪如雨下,他老脸透着黑,还要骂两句:“好好的面条捂烂了有啥好吃。你们上海人不是爱吃红烧蹄膀?等明年收成好起来,给你们烧!”

姜南静静听着,适时为老太太递上纸巾。

旁边已经吵完了丁丁炒面是陕西厨子还是陕西厨子的原创;四川移民带来的炒米粉用了郫县豆瓣酱还用新疆番茄酱算不算正宗;油塔子的前身到底是西安的金线油塔,还是临夏回民带来的糖油馍……

这会儿正探讨羊肉焖饼和羊肉泡馍的血缘关系。

不断有人扬起手叫服务员:“这桌辣子鸡加一份拉条子!”“加皮带面!”“宽粉有没有?”“来两张馕!”

“都有都有,喜欢什么就配什么。”上了年纪的店老板笑眯眯地朝新老顾客点头,“别的我不晓得,只晓得新疆最早的辣子鸡还是解放时跟着四川兵进来的,里面加了孜然和椒蒿。”

他指了指盘中不起眼的点点暗绿:“这种蒿子能治热伤风,夏天来了我家的辣子鸡也会放一点,和肉炒一起香味很特别。这是二十几年前,有个厨师兄弟告诉我的。七十年代他在达坂城公社食堂就这么烧。”

老人朝四面拱了拱手,大堂里的喧哗渐渐低了:“要我这个老厨师来讲,其实这饭菜啊就是这样你传我,我传你。我们新疆民族多,移民多,五湖四海的配方传来传去,这才烧出了新疆的味道。不用问正宗不正宗,好吃才是硬道理,对不对?”

霓虹亮起时,国道变成灯河。姜南扶着倪女士离开店,倪女士手里多了个塑料袋,里面有几包抽真空的辣子鸡。从这条街上离开的人几乎人手一袋。五湖四海的味道在这里炸酥了,炒香了,又从这里传向五湖四海。

姜南拍下了这条烟火气十足的街道,回头问倪女士:“菜谱里其实也是有生活的,对吧?”

第88章闹了点别扭,继续找回忆

这一晚姜南整理了很久照片,也在心中问了自己许多问题。

此时她就是台过曝CMOS传感器,无数噪点炸开,迟滞的快门堆积层层残影,意识深处却有一道光轨闪过,隐隐指向她渴求的那个答案。

她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,又似乎没有抓到。

倪女士催了三四回,她才不情不愿钻进睡袋。黑暗中,车窗外时不时有光斑掠过,是远处国道和高速上的车流。

“我的确需要你的视频吸引人气。”她突然说,“我认为这不叫卖你,叫我们双赢。赚到的钱可以分,粉丝多了,也可以帮你打听线索。”

倪女士哼了哼,没说话。

“我帮你开车,帮你找回忆,找古丽。你帮我拍视频,这很公平。”姜南继续说,“我没做错事。”

想起在风车下,老太太那句质问,她的心仍有些闷痛。尽管十几岁时,她就认定这个世界根本不会有人相互理解,自己也不需要谁来理解。

大概是在一辆拥挤的小房车里待久了,又经历过那么多普通或不普通的旅程,总会忍不住对同伴产生些许奢望。

倪女士依然没有说话,连哼声都没有了。

姜南眨了眨酸涩的眼睛,佯装轻快地刷起了手机。

除了后台数据增长,能让她开心的就是那位数字姐妹主动给自己发来私信。

内容很简短,也很正经:

“找兵团老司机打听了,当年由大河沿转汽车的目的地可能如下:向南是阿克苏的农一师、库尔勒的农二师或者喀什的农三师,行程都需要几天几夜。向北是五家渠的农六师,但距离较近。希望这个信息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”

姜南道了谢,告知这位热心网友她们已经来到达坂城。

“达坂城的西瓜大又甜,风车也很壮观。”她一个字一个字输入,“如果你的车从国道312经过,可以在风电场附近尝一尝当地的西瓜。名叫艾山的巴郎子,跳舞很帅。”

过了好一会儿,对方才做出回复:“心情不好?”

姜南眉心微动,迅速反问:“为什么这么问?”

对方的回复却很慢,似乎在字斟句酌,以免招惹她的坏情绪。

“达坂城的西瓜大又甜,壮观的风车,帅气的艾山,以往你至少会分享一张照片。”

真是个敏锐的人。

隔着网络,姜南也不遮掩:“同老太太闹了点别扭,我的问题。”

她没有朝下说,对方也没有追问,只是给她推荐了辣子鸡一条街,还重点介绍了几家自己认为风味不错的店。

姜南甩过去一张辣子鸡照片,顺便卖弄了一把在餐馆里新增的学问。两人交流了一会儿新疆饮食风味,主要是对方在推荐,还是贴心地围绕乌鲁木齐到阿克苏的路线进行。

她在导航上标注了店址,发现这些推荐都避开了小房车不能行驶的高速路段。

她在平台上提过这个问题吗?似乎没有。

第一期视频里介绍过小房车是电动三轮车改造的,引来不少好奇粉丝,但关注点都集中在能开多快,耗电多少,是不是真的能住下两个人之类的问题上。没人在意路权。

“看来你经常在路上跑,对国道的熟悉都赶上大车司机了。”姜南试探着说。

对方回复:“家里有人从事相关行业。”

“你呢?”她犹豫着发送出这两个字。

屏幕似乎停顿了很久,回复终于来了。仿佛没有看见那两个字,只是说之前情报有误,乌


本为悠悠分享网频道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qingyan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相关阅读

相关分类